飞鹏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中国式现代化・榆林实践 | 从绒毛到精美羊绒制品的蜕变

2025-08-18 16:07:00

从羊身上的绒毛到精美羊绒制品,这期间要经历怎样的蜕变过程?在榆阳区轻纺园区,通海羊绒项目立足当地丰富的资源优势,致力于构建完整的羊绒产业链,成为推动当地产业升级的强劲动力。



走进通海羊绒生产基地的分梳车间,机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曲忙碌的乐章,车间质量管理兼生产调度员杨维芳穿梭于设备间,仔细检查着刚分梳好的羊绒。“我们车间里这些进口设备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。无论是羊绒的细度、长度,还是产量,都实现了数倍增长,为后续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。”杨维芳感慨道。



榆林是中国非牧区第一养羊大市和山羊绒产量第一大市,羊绒产量超1500吨。近年来,榆林市将羊绒毛产业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,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产业链延伸和技术升级,推动从“原料输出”向“深加工增值”转变。榆阳区通海羊绒生产基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上马的重点项目。项目由陕西驼城绒业科技有限公司实施,于2023年1月在榆阳轻纺产业园破土动工,占地123亩。


“项目从一开始就立足羊绒全产业链,瞄准高端化、智能化。”公司总经理白家齐告诉记者,项目在引进和落地过程中得到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,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,为项目顺利推进保驾护航。


截至目前,通海羊绒纺织生产基地建设进展顺利。一期水洗、分梳、染色及面料车间已全面投入使用,进入试生产阶段。二期项目纺纱车间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年产600吨的6条粗纺生产线,整体进度已完成90% ,预计今年10月1日前将全部建成投产。



为打造国际一流的羊绒全产业链,公司不遗余力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,构建起从水洗、分梳、染色、纺纱、织造、后整理,直至生产出羊绒面料、针织成衣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,各环节紧密衔接,实现了生产的高效与品质的卓越。


在面料后整理车间,围巾、外衣等各类羊绒成品整齐排列。面料后整理车间主任孔斌斌说:“我们的产品对标全国乃至全球高端面料标准,通过不断努力,提升产品品质,满足高端市场需求。”


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,通海羊绒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日臻完善。项目投产后,可实现年加工水洗原绒1000吨、分梳无毛绒600吨、染色无毛绒1000吨、羊绒精纺和粗纺纱线600吨、羊绒围巾20万条、羊绒制品10万件等,年产值预计可达8.9亿元。从羊绒到各类制品,每个环节的产品都具备独立销售价值,丰富的产品线有效拓宽了企业盈利渠道,增强了市场竞争力。


“榆阳区轻纺产业园在羊绒产业集群培育方面规划清晰,顶层设计合理,政策扶持力度大,为公司发展营造了优越环境。接下来,公司将持续加大技术革新和研发投入,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附加值,全力打造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高端羊绒纺织品牌。”公司负责生产的副总经理肖宏说。


记者 陈静仁 钟文玲

来源: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