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江商报消息 ●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实习生 骆佳慧
在国内血液制品行业集中度日益提高的背景下,卫光生物(002880.SZ)将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再次扩充产能,增强竞争力。
日前,卫光生物发布定增预案,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536万股股票,募集资金不超过15亿元,分别投入到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近年来,血液制品上市公司通过对外并购、自建生产基地等方式提升产能,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。通过本次定增,卫光生物将建设1200吨/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,以扩大生产规模,提升市场占有率。
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卫光生物浆站采浆量从466.77吨增长到561.57吨,年复合增长率为9.69%。随着采浆量的增长,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逐步实施,公司新产线可与原有生产车间有效衔接,有利于公司突破现有产能瓶颈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
将投建智能产业基地
日前,卫光生物发布定增预案。公司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4536万股(含本数)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,扣除发行费用后,分别投入到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2022年3月,卫光生物曾计划定增募资,这也是公司自2017年完成IPO之后首次推出再融资计划。
根据当时的发行方案,卫光生物拟非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3434万股,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.5亿元,分别投入到血液制品智能工厂建设项目、钟山单采血浆站项目、补充流动资金。
6个月后,证监会受理了卫光生物的发行申请。同年10月,卫光生物将定增规模缩减至10.87亿元。两个月后,公司定增获得证监会核准批复。
然而,拿下批复之后,卫光生物上述定增迟迟未能落地。直至2023年11月,卫光生物宣布,由于资本市场环境和发行时机等多方面因素变化,公司未能在批复的有效期内实施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事宜,该批复到期自动失效。
按照计划,本次定增募投项目中,卫光生物智能产业基地项目设计产能为年处理血浆1200吨,该项目总投资23.08亿元,包括新增建设投资22.56亿元,利旧投资1356.66万元,贷款利息3818.03万元,公司拟投入定增募集资金不超过12亿元。
据卫光生物介绍,目前,公司现有血液制品生产线建成于2013年,设计年投浆量约400吨,经多次改造升级目前已提升至650吨,进一步改造升级产能的空间极其有限,公司急需新建工厂拓展产能。不仅如此,卫光生物新品研发持续提速,现有在售产品达到11个品种23个规格,近两年上市两个新品,预计未来五年将继续上市新产品,现厂区已无法满足新产品产业化需求。
此外,由于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根据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,确保具体生产设施及生产环境符合 GMP要求,相关产线建设及GMP审批所需时间预计不少于四年,卫光生物必须提前规划血液制品智能产业基地项目的建设。
而本次卫光生物通过建设1200吨/年血液制品智能工厂,可生产人血白蛋白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(pH4)、人免疫球蛋白等十几类血液制品。
卫光生物认为,通过本项目的实施,有利于公司把握市场机遇,进一步缓解行业供需矛盾,扩大生产规模,提升市场占有率。
借助资本市场提升产能规模
重新启动定增,卫光生物意在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大幅提升产能规模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
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,目前,我国有将近30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,但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,产品比较单一,行业集中度不高。由于我国对新设浆站设立了严格的准入标准,兼并收购方式成为血液制品生产企业获取浆站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。
其中,2021年派林生物收购哈尔滨派斯菲科后浆站数量达38个。2024年天坛生物收购中原瑞德后新增5家浆站,同年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后新增4家浆站。2025年,上海莱士完成收购南岳生物后浆站数量达到53个。
不仅如此,头部血制品企业通过建设千吨级生产基地,提升产能规模。其中,天坛生物的成都蓉生永安血制项目、上海血制云南项目和兰州血制生产基地项目设计产能均为1200吨,目前均已投产或竣工;华兰生物在重庆涪陵投资兴建的1000吨血液制品生产基地已建成,预计2025年可投产;博雅生物在抚州市的1200至1500吨智能工厂(一期)建设项目正快速推进,已完成主体结构。
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、行业集中度的提升,同样作为国内血液制品上市公司的卫光生物也在通过加强浆站建设、对外并购等方式提升实力。
2024年,卫光生物启动安康浆站新建项目并采购更新下属浆站采浆设备。同年,公司完成收购万宁卫光单采血浆有限公司20%的少数股权, 持股比例由80%变为100%。目前,卫光生物拥有9个全资或控股单采血浆站。
2023年—2024年,卫光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0.49亿元、12.03亿元,同比增长56.98%、14.75%;净利润2.19亿元、2.54亿元,同比增长86.06%、15.95%;扣非净利润2.09亿元、2.64亿元,同比增长106.85%、25.97%。
2024年,卫光生物的血液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.72亿元,同比增长8.85%;毛利率43.04%,同比提升2.28个百分点。
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,卫光生物浆站采浆量从466.77吨增长到561.57吨,年复合增长率为9.69%。
卫光生物称,公司正大力开展浆站拓展工作和老浆站深度挖潜,将平果浆站等高采浆量浆站的模式推广至其他浆站,预计公司采浆量将进一步增长。
随着采浆量的增长,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逐步实施,卫光生物新产线可与原有生产车间有效衔接,有利于公司突破现有产能瓶颈,实现可持续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