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鹏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实时讯息 >

新型消费怎样避免年龄鸿沟

2025-07-13 07:09:00

前段时间,江苏苏州市印发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,提出推进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,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区,提升数字适老化能力,打造一批让老年人放心消费、便利购物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商超。

当前,从网络购物到智能装备,从智慧文旅到共享经济,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,新型消费场景不断拓展,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。然而,老年群体在参与新型消费时常遭遇“鸿沟”,难以充分享受新型消费的便捷。例如,一些健身场馆以年龄为由拒绝为老年人办理会员卡,旅行团对老年人设置特殊条款等。

发展新型消费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,若将老年群体排除在外,无疑违背了发展的初衷,也将错失一个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。

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4年底,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2.2亿人,占全国人口的15.6%,银发经济规模达7万亿元。规模庞大的银发群体,释放了大量老年产品和服务需求,银发消费潜力若能得到充分释放,将为新型消费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,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为避免在发展新型消费过程中形成年龄鸿沟,首先,各地要指导经营主体转变发展理念,构建老年友好型消费环境。推动商业服务逻辑从“效率至上”转变为“温度优先”,通过延长单次服务时长、谋划设计符合老年人认知习惯的业态布局和经营规划,构建适老化的消费场景。同时,对数字消费平台进行革新,保留传统服务方式,对数字工具进行适老化改造,构建“双轨并行”的服务体系。

其次,各地需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管,系统性推动消费场景适老化改造。一方面,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,将年龄平等原则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,明确“年龄歧视”的界定标准与法律责任,为老年消费者维权提供充分依据。另一方面,出台优惠政策,鼓励企业开展适老化改造,对开发适老化新型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给予财政补贴、税收优惠等,引导市场力量积极参与银发经济。比如,南京专门印发促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任务清单,聚焦老年人吃饭、购物、就医、养老等“关键小事”,覆盖居家、社区、机构等生活场景,既保障基本民生,又方便老年人享受美好生活。

此外,还需着力加强对老年人的数字素养培训。通过社区、老年大学等渠道,开展针对智能设备使用、线上消费操作等方面的培训,帮助老年人跨越“数字鸿沟”。同时,社会各界也应营造关爱老年人的消费氛围,让老年人在新型消费场景中感受到尊重和便利。

发展新型消费是时代潮流,而避免形成年龄鸿沟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。只有让老年群体也能轻松融入新型消费场景,共享发展成果,才能实现消费市场全面繁荣,让经济发展更有温度。(本文来源:经济日报 作者:蒋 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