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外面下大雨,卫生室下小雨。”回想起2008年初刚到汇川区董公寺街道田沟村卫生室的情景,李树云医生坦言曾“很失落”,甚至想退缩。生活所需和当时资质不足的现实,让这位2000年毕业的本地汉子选择了留下。这一留,就是扎根基层的25年。

艰苦的环境并未吓退李树云。为了提升能力服务乡亲,他刻苦钻研,逐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。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,他与这片土地和乡亲建立了难以割舍的纽带。“坚持到现在,我已经不想走了。”李树云朴实地说,周围都是很熟悉的人。这份乡土情谊和乡亲们实实在在的需要,成为他坚守最深的动力。

为了更安心地服务基层,2023年,李树云说服同为主治医师的爱人唐丽辞去原有工作,回到田沟村卫生室与他并肩作战。卫生室成了“夫妻店”:李树云侧重基本医疗,唐丽则更专注于公共卫生服务。两人实打实做事,赢得了村民的深厚信任。
25年行医路,让李树云感到温暖的是乡亲们最质朴的回馈。他曾全力抢救一位突然晕倒的病人,事后未收分文报酬。淳朴的乡亲铭记于心,“家里没菜了,乡亲会给我们送些蔬菜过来。”这种如亲人朋友般的情谊,让他深感付出值得。

面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推进和中医药技术的推广,年届五十的李树云主动拥抱变化。“去年充实了一下,现在包括拔罐、针灸、中药,都在逐步推动。”他带领卫生室成功从纯西医服务转向中西医结合,为村民提供了更丰富的诊疗选择。此外,他和团队还积极开展健康宣教,制作课件、拍摄科普视频、送医上门,将高血压随访、老年体检、孕产妇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落到实处。
又一个医师节来临,李树云心中充满对职业的热爱与敬畏。“从医25年,非常的热爱这份职业。”他感恩于政策的支持,更看重肩上的责任:“每一年都对得起医师节这个节日。”在田沟村这方熟悉的土地上,李树云夫妇用25年的坚守与进取,生动诠释了基层健康“守门人”的价值与情怀。
全媒记者:罗洋
编辑:何祖嘉